全球仅百余例文献报道!女子患罕见肿瘤,华西天府医院多学科协作切除
11月20日上午,出院前,48岁的患者吴女士和家属将一面锦旗送给了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的沈宏、康悦医师团队。七年前,吴女士被确诊为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这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迄今全球也仅有100余例的文献报道。疼痛,持续漏尿,吴女士经历了多次放化疗和手术,仍然难以脱离病痛折磨,肿瘤再次复发。20天前,沈宏、康悦医师团队历时8小时,成功为吴女士实施了全盆腔脏器廓清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罹患7年、多次复发手术的罕见肿瘤得以完全切除,吴女士重新获得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出院前,患者向医务人员送上锦旗
患罕见肿瘤——
病痛折磨7年就医几无收效
七年前,吴女士被诊断患有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这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在所有的GTN中所占比例不到2%。以往被称为非典型绒毛膜癌、多发性中间型滋养细胞结节等。”沈宏教授介绍说,由于ETT在临床上罕见,迄今也仅有100余例的文献报道。
在患病的七年时间里,吴女士经过多次放化疗及手术,病情却一再反复。今年4月开始,吴女士又出现了下腹隐痛及腰痛、阴道持续漏尿的情况,辗转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经历了长达5个多月的保守及手术治疗,均未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然而持续的疼痛和阴道漏尿让患者痛苦不堪,几近绝望。
10月初,在家人的陪同下,吴女士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华西天府医院门诊,挂了沈宏教授团队的门诊号。经韩玉婧医师、罗德毅教授、沈宏教授的初步诊断后,认为吴女士膀胱阴道瘘诊断明确,但具体诊治方案还需在全面了解病情后进行个体化定制。
多学科协作——
手术8小时达到预期根治肿瘤效果
10月10日,沈宏教授团队对吴女士进行了膀胱镜检查术+膀胱组织活检术,“在术中,我们发现患者膀胱后壁见直径约2.5cm瘘口,与阴道相通,这是患者持续漏尿的原因。瘘口周围组织呈淡黄色,表面覆结石样颗粒。”主管医生韩玉婧表示,“通过讨论,初步认为患者盆腔病灶考虑肿瘤复发。”
10天后,病理检查结果拿到了——病理支持既往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复发,并侵袭了周围的膀胱及直肠壁,造成了尿瘘及粪瘘。沈宏教授团队的判断正确。
▲手术中
只有盆腔脏器廓清术能够根治复发的肿瘤,同时解决阴道漏尿的问题,这也是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沈宏教授团队给出治疗方案。“但是手术涉及泌尿、生殖、消化等多个系统,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创伤大,并发症率高,不管是对临床医生,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韩玉婧表示。在与患者及家属反复、充分的沟通后,大家都想要再试一试。
由于吴女士之前已经接受过两次手术,术中粘连严重,手术区域瘢痕致密,整个手术难度极大。沈宏教授、康悦教授团队、麻醉手术中心、重症医学科病房等多学科团队开展了多次术前病例讨论,确定了手术方案。
在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历经8小时完整切除了阴道残端处的复发肿瘤组织以及被肿瘤侵袭的直肠和膀胱,并完成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病理提示各切缘断端均无肿瘤累及,这标志着手术达到了预期根治肿瘤的效果。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图据华西天府医院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