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艺术墙”变身草原打卡点:牧民手作造型“出圈”,官方组织评比发放奖金

时间 • 2025-05-21 10:19:13
牧民
艺术
燃料
高原
草原

5月9日,在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县嫩哇乡,当地群众举行了一场游牧民俗文化集中展示活动,吸引众多参观者,12处充满地域特色的“牛粪艺术墙”成为打卡点。

▲“牛粪艺术墙”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10号作品

一个月前,当地民众进行了一场“较量”,在牧民手中,昔日散落在草原上的牛粪,已然变身“艺术品”装点着草原。

牦牛、河曲马、熊猫、黑颈鹤……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牛粪墙”加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展示着草原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在现场,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牛粪展示品,当地群众历时30天,使用牛粪制作了12处游牧文化主题的“牛粪艺术墙”。

▲获得一等奖的10号作品

当地政府也组织评委团对“牛粪艺术墙”进行打分评比,发放奖金激励民众用勤劳双手和聪明才智去开创幸福美满的生活。

5月11日,若尔盖县嫩哇乡党委书记阿王久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牧民们巧妙地利用牛粪做成“牛粪艺术墙”,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还美化了环境,也为生活带来了便利。

▲牧民正在制作“牛粪艺术墙”

嫩哇乡乡长孙健坦言,在若尔盖草原,一直有用牛粪砌墙做燃料的历史。一些牧民在帐篷外用牛粪围一圈一米多高的矮墙,用来挡风,需要时可以取来生火烧茶做饭。

“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收集牛粪做了一个牛粪艺术墙。”嫩哇乡下村十三组牧民安地措介绍,这些“牛粪艺术墙”还成了拍照打卡点。

▲牧民正在制作“牛粪艺术墙”

据了解,牛粪在高原牧区作为烧茶做饭的主要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高原牧区缺少煤和石油,运输成本高,使用成本高,把传统的牛粪作为生活燃料更加合适,牛粪不仅易得而且无烟无味。实际上,高原牦牛只吃草原上的嫩草,牛粪烘干后臭味并不明显。生活在雪域高原的牧民至今视其为烧茶做饭的最佳燃料。

红星新闻记者王明平受访者供图

编辑潘莉责编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