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没有什么让你感动?那估计你还没看到这个
最近全球关注度最高的新闻,无疑是特朗普力压希拉里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在“两个人之间的战争”中笑到了最后。不过,大选期间特朗普的一个提议,让我们也捏了一把冷汗——他曾建议对中国商品征收45%关税。如果真是那样,那估计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还好两国有一个这样的机构,专门为增进双方了解,缓解经贸摩擦,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而设置,那就是中美商贸联委会。这不,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刚刚在华盛顿召开,据说级别还挺高,参加的都是两国政府高官,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乳业8强的伊利集团也受邀参加了本次中美商贸联委会的重要活动——农业食品伙伴关系研讨会。研讨会上,伊利提出的“基于全产业链的优质乳五星体系”,获得了现场两国参会嘉宾的一致点赞。
不得不承认,伊利能够受邀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国际影响力不一般。在全球乳业发展普遍放缓的情况下,伊利能够实现逆势增长,跃居全球乳业8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乳业巨头,这就是伊利的底气和自信的来源。
对于乳业来说,质量安全大于天。而且乳业产业链条长,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伊利基于全产业链的优质乳五星体系,直白说就是在“端到端”的完整牛奶产业链中,即奶源、研发、生产、物流、标准每一个方面都要“优质”,且五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叫优质乳。
为从源头确保产品品质,伊利加大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建设,近几年共投入约127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这手笔,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大气。伊利通过“牛二代训练营”培训技术外,还通过“牧场合作伙伴发展学院”培养奶农运营、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积极探索产业链金融模式,有效解决奶农融资需求……更让人惊讶的是,为了让奶牛睡的舒服,牧场管理员亲自跪在沙床感受软硬程度。不仅如此,奶牛吃的是美国进口的紫花苜蓿、喝水用的是法国生产的自动饮水器、挤奶设备来自德国的威斯拉沃,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比肩全球一流标准。
在研发方面,伊利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展开战略合作、依托欧洲研发中心聚焦中国母乳研究与食品安全等课题,真正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全球创新价值。伊利基于电商大数据,洞察到线上购买牛奶的年轻人往往更追求生活品质,进而发布了一款针对互联网一代年轻消费者的新品“Byebye君”。同时在产品包装设计上更遵循年轻用户喜好,其漫画少女形象、亮眼的色彩搭配以及包装文案诙谐幽默,这就不难解释为何Byebye君创下新品上市直播1小时后销售破1万提的成绩。此外安慕希、畅意、甄稀、Lifeup酸奶等创新产品的销量也是“伊”马当先,今年“双十一”期间,伊利卖出的牛奶超过了7000吨!
质量管理上,伊利引入了国际顶级质量管理标准及认证,建立并实施完善的、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有一次金海伊利库房原料保管员在对货物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货车底部的葡萄糖粉有些脏,尽管知道外袋里还套着内膜袋,但为百分百确保质量,还是选择了拒收。正是这种严苛的质量管理,才保证全部产品顺利通过全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SC22000的认证。
要确保优质乳,还要把好物流关。伊利为全国所有奶源车辆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定位系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监控。伊利的新工种“GPS回放员”,专门查看每辆到厂运奶车行驶轨迹、停车时奶罐状况,如果检查出运输中存在疑点,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别看职位不显眼,但是权力是相当的大。事实上对运奶车的监控,只是伊利“智慧物流”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消费者对自己买到的产品更加放心,伊利还通过二维码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配料等基本信息,甚至还能查看该产品的诚信评价、选购建议!
高标准,就是要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超高标准要求,保证每一滴进入工厂的原奶都能达到生产优质乳的要求。还设置了“国家法定标准线、严于国标线的内控线、严于内控线的预警线”三条线,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在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车间,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了H14级别,据说这是广泛用于制药等行业的全球最高空气清洁标准。新西兰环保部门专家在看到伊利的高标准后也情不自禁地翘起大拇指“你们的标准远远高于要求,你们是世界级的工厂”。
读了这么多资料,才明白为什么每年会有11亿人会购买伊利的产品——高品质才是硬道理;也明白了,为了向更伟大的目标前行,伊利有多拼搏。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在看到人前的风光时,更要想想背后艰辛的付出。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曾表示,伊利要“怀揣使命,思恩前行”,时刻铭记自己一切成绩取得来自消费者信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品质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石,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伊利以“好奶源、强研发、严管理、优物流、高标准”为标准,大力发展优质乳,在树立起中国乳业品质标杆的同时,也向我们完美的阐释了伊利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值得所有企业去学习。
(专题)